發(fā)布日期:2013-05-02 12:55:00瀏覽量:4460次
一、 大賽名稱:工程建設BIM應用大賽
二、 大賽組織
1. 支持單位:住房和城鄉(xiāng)建設部工程質量安全監(jiān)管司
2. 主辦單位:中國建筑業(yè)協會
3. 承辦單位:中國建筑業(yè)協會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分會
4. 協辦單位:廣聯達軟件股份有限公司
深圳市斯維爾科技有限公司
泰科拉軟件(上海)有限公司
芬蘭普羅格曼有限公司北京代表處
5. 技術支持單位:廣州優(yōu)比建筑咨詢有限公司
6. 大賽組委會
主 任:
吳 濤 中國建筑業(yè)協會 秘書長
副主任:
毛志兵 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總工程師
侯金龍 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副總裁
劉 輝 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 副總裁
韓風險 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 總工程師
宗敦峰 中國水利水電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總工程師
修 龍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 院長
馮 躍 北京市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總工程師
張晉勛 北京城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總工程師
龔 劍 上海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總工程師
金 睿 浙江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總工程師
組委會辦公室:
李 菲、李秋丹、田 浩、何關培
三、 大賽具體安排
1. 每年一屆;
2. 企業(yè)、團隊、個人自愿報名,免費參賽;
3. 參賽成果分組(說明:本活動規(guī)則參賽成果分組與建協質[2013]3號文件“關于舉辦首屆‘工程建設BIM應用大賽’的通知”有所不同,請以本規(guī)則的參賽成果分組為準):
(1)BIM單項應用:
1)BIM單項應用參賽成果從專業(yè)上分為土建(房建工程、基礎設施工程的建筑深化設計、結構深化設計、施工方案比選、設計)、安裝(建筑安裝、工業(yè)安裝)、鋼構、幕墻、其他五個類別;
2)BIM單項應用參賽成果從功能上包括但不限于:圖紙會審、專業(yè)深化設計、碰撞檢查、模擬施工、施工現場布置與調整(平面、空間)、設計變更、技術交底、工序、分項工程及特殊過程施工控制、下料加工、工程算量、工程出圖、施工資料整理、工程質量檢測和驗收、與相關方溝通等。
(2) BIM集成應用:BIM集成應用參賽成果包括但不限于:
1)工程項目招、投標管理及應用;
2)施工總承包項目BIM綜合應用(總體;分階段);
3)工程總承包項目BIM綜合應用(總體;分階段);
4)分包工程施工管理綜合應用(專業(yè)分包、分部工程分包);
5)工法管理及應用;
6)項目交付及運維管理綜合應用等。
4. 申報報名
(1)時間:2013年2月25日至5月25日
(2)報名:在規(guī)定時間內將首屆工程建設BIM應用大賽報名表(見附件)發(fā)送至大賽組委會辦公室。
5. 成果提交
(1) 時間:2013年5月25日至7月25日。
(2) 成果內容要求
1)參賽成果的申報資料(Word和PPT):
① BIM應用參賽成果情況介紹:包括單位簡介、項目簡介、采用BIM技術的原因;BIM團隊介紹(包括成員分工及其學習應用BIM技術的履歷、水平);BIM應用的軟硬件配置;BIM技術應用情況說明,BIM應用的特點、亮點、主要成果和創(chuàng)新;人才培養(yǎng)成長以及改進方向、措施;下一步實施BIM技術的項目或計劃等。
② 若干展現參賽成果主要特點、亮點和創(chuàng)新點的BIM視頻和相關圖片;參賽成果BIM原始文件的軟件名稱、版本號和使用說明。
③ 參賽成果所使用軟件的功能情況評估:請列出所使用軟件最有效的1-5項功能,以及最需要改進的1-5項功能。
2)參賽成果的BIM原始文件:文件格式可以是BIM應用所使用軟件的原始模型文件格式,包括但不限于廣聯達、斯維爾、Tekla、MagiCAD、ArchiCAD、CATIA(Digital Project)、Civil 3D、MicroStation 、Navigator、 NavisWorks、Revit、Rhino、SketchUp、Trimble、Vico、建研科技、魯班等,以上軟件排名順序與參賽成果評比無關,參賽成果可以使用上述任何一種或多種軟件,也可以使用不在上面列表里面的其他BIM軟件。
(3)提交方式:將參賽成果資料存儲在U盤上(一個成果一個U盤),并在規(guī)定時間內送至大賽組委會辦公室。
6.評選和發(fā)布
(1)時間:評選活動2013 年8月開始進行, 2013 年10月公布大賽獲獎結果,并在年內適時表彰和發(fā)布。
(2)主要評選指標:
1)BIM模型組織和模型生產水平:包括但不限于模型組織方法、高效和高質建模方法、模型質量、模型對模型應用的適應能力等。(說明:該評選指標對BIM單項應用和BIM集成應用兩類分組的參賽成果都適用)
2)BIM單項應用水平: BIM應用解決了什么具體工程問題,創(chuàng)造了什么價值;和傳統(tǒng)方法(非BIM方法)比較有什么特點?有哪些主要的經驗教訓?
3)BIM集成應用水平:對項目的招投標、質量、成本、工期、安全、綠色施工、分包管理、項目利益相關方協調等方面取得了哪些綜合效益?其計算方法的依據是什么?有哪些主要的經驗教訓?
4)參賽單位的成果材料和答辯水平(僅初審入圍參賽成果加)。
(3)獎項設置:兩類申報成果分設一、二、三等獎。
(4)評選方式:由業(yè)內專家組成的大賽評審委員會進行初審,初審入圍成果集中答辯,評審委員會結合參賽單位的成果材料和答辯水平進行綜合評獎。
7.大賽信息發(fā)布:
中國建設質量網(www.ccqa.com.cn)
中國BIM門戶網站(www.chinaBIM.com)
8.大賽組委會莊嚴承諾:所有申報參賽的成果資料,只用于大賽的評審,不將成果資料公開發(fā)表或外泄。
四、大賽組委會辦公室聯系方式
地 址:北京市中關村南大街48號九龍商務中心A座8層
聯系人及QQ:李 菲1405068315、李秋丹763213152、
喬 磊2296655403、張 濤50301506
電 話:010-62132291、62133705(兼?zhèn)髡妫?br /> E-mail: zjxzlfh@163.com
有關大賽技術問題請發(fā)郵件至:dsjs@u-bim.com或QQ: 195858023。
中國建筑業(yè)協會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分會
首屆“工程建設BIM應用大賽”組委會辦公室
2013年3月25日
附件:
首屆“工程建設BIM應用大賽”報名表
附件: